花了六小時讀畢全書!書中唐鳳不吝分享她的工作心得、人生哲學和對科技發展的看法等等。唐鳳的生活秘訣和習慣(例如睡前先把資料讀完,夢中就能鞏固記憶⁉️)當然不是人人合用,但她在書中有耐心解釋她的想法和選擇從何而來(她的體質、經歷和喜好),光是閱讀的過程就非常有趣了。😄

以下摘錄一些讓我印象深刻的內容:

✍️26. 經過自己驗證的,才會變成真正的知識

也有人認為,要先在腦子裡建立一個知識的系統,才能開始學習。但我的經驗是:「先不要想系統。」因為,系統都是事後構建的,必須要有足夠的材料才能建立系統。

就學習而言,在開始之前就煩惱要建立怎樣的系統,往往會推遲學習計劃——這好像已在我人生中發生了好幾次(學日文是一例),但要不是唐鳳提醒,我都沒能注意到這點(笑)。

(編程界其實有句類似的話:「Premature optimization is the root of all evil」😈。我竟沒想到這也能應用在學習上。)

✍️43. 網絡上的負面回應,大多是空間的規則造成的

線上社群的負面回應,大概都跟那個空間的溝通規則有關。如果這個空間是鼓勵大家出征,就會讓大家有這樣的模式。

!一言驚醒夢中人!😆我經常說我喜歡噗浪,因為沒有發言推文的演算法,不用看到別人的帖吵架置頂,竟沒有倒過來想:是因為噗浪的設計不利用戶吵架(沒生氣按扭、沒演算法、噗下不能搜 etc),噗浪才是當下的樣子。

(家人說:應該是喜歡出征的人在噗浪吵不起來,所以留在臉書。🫢)

✍️44. 碰到網絡上的人身攻擊,可以決定要不要回應

如果這一件事我沒有想通,我看到也許就會不舒服,在精神分析上這個叫「阻抗(Resistance)」,就是我有無法面對自己的部分。

這個時候如果我急著去回應,就只是個防禦,我如果不急著回,我深呼吸、聽一點音樂,我好好面對自己,想想看為什麼我看這個會覺得難受,我把它處理好,然後我好好去回應那個訊息。

這不僅適用於網絡交流,在職場上、和親友互動時也該如此。

✍️45. 感到焦慮時,試著改變習慣

很多會焦慮的人,是因為以前曾經處於一個不安全的環境,所以他聽到或是看到某些觸發的線索,就必須要迎戰或逃跑,因為「戰」或「逃」是人類碰到危險時,最本能的反應。

對我來說,要養成新習慣時,我會尋求「立刻就可以完成的某種轉念、觸發」,而這個觸發形成了新的長期記憶。

這讓我想起Lisa Feldman Barrett的TED Talk【You aren’t at the mercy of your emotions – your brain creates them】。她說:情緒是預測未來的反應,是透過經驗習得(learned)而非與生俱來,所以是可以改變的。唐鳳所說的「立刻就可以完成的某種轉念、觸發」就是能快速養成新習慣的秘訣。

✍️75. 未來如何跟AI一起工作

人跟人之間需要獨特生命經驗的部分,是AI不能取代的。什麼叫做獨特?就是兩個不同的人來做,會有兩個不同的結果。如果有一件事情,兩個人來做會有同樣的結果,這個叫做冗事(trivial),那就是可以被自動化的。

但如果是設計師,要理解用戶的需求,想著要怎麼客製化,這牽涉到人跟人之間觀點的交融,就很難由AI來做。

未來AI會對產業造成的最大不同,就是我們不再會覺得吃苦當吃補,不再把不合理的工作當作磨練。過於繁瑣的工作,未來可能就會交給AI。也就是去確認,哪些工作是真正帶給我們愉悅的,就由人來做。其他就不用由人來做。

每個人來做都一樣的部分,就會交給AI。在人跟機器之間,越靠近人,這段就不是AI做的,越靠近機器、資料,這段就是AI做的。

唐鳳的話,讓我想起之前看坂本龍一的紀錄片,在synthesizer剛被發明時,有記者問他的想法,他說這東西能夠快速演奏音符,這是人手做不來的,有了機器就能突破生理限制。他完全沒有機器能取代人的憂慮,覺得由機器擔當冗事是好事。這和唐鳳對AI的想法如出一轍。

✍️79. 碰到新朋友,我不會把他們分類

當我碰到不特定的人時,我也不會把他分類,而是當他分享他的經驗時,我會想有哪些跟我共通的地方。我也發現到,我越是這樣跟他互動,互動的品質就會越好。

朋友間的互動,可以調整到彼此最舒適的狀態。我不會強迫朋友用他不習慣的方式跟我相處。如果他只寫email,那麼寫email就可以跟我相處。如果他只願意講電話,講電話也可以跟我相處。如果他只願意寫共筆,寫共筆也可以跟我相處。

我認識朋友時,也不會把朋友分類。我會觀察他們的行為和記住他們告訴我的事情,逐步更新我對他們的理解。也許是因為這樣,我的朋友覺得我很了解他們。

而我渴望的是:我的朋友也能如此待我,可惜往往事與願違,不時發現被朋友貼上我不認同的標籤——即使是正面的,與我自我認知不同的,也會讓我不舒服唉…

✍️80. 我的人生沒有長期的規劃,只有一天的規劃

畢竟我心臟有致命疾病的狀態持續了12年,並不算短。

如果手邊有正在做的事,超過當天的,我就可以發表出來,讓別人去做,也不一定要我來做。

因為我不一定活到明天,所以,我今天就放下它。

對唐鳳而言,有趣的問題,一旦解決了就是好事。她並不在乎這是不是由她來解決。而因為不知道能否活到明天,她只會規劃當天要做的事。

同樣有某種先天性疾病的我,讀到唐鳳這段自白,覺得找到了知音。不知我身世的朋友,難以明白我及時行樂、遇上討厭的事就會馬上閃避的態度;知道我的身世朋友,總是很擔心我,又會問我是不是應該多點去醫院檢查,但其實檢查沒有預防作用,不如把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。

不過嘛,「不一定活到明天」不只適用唐鳳和我,也適用於任何生物,只是或然率的差異而已。雖說「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」,但世事變幻莫測,憂心地想太遠,很多時候都是徒然,為何不好好活在當下?

雖然這段對我並不thought-provoking,但知道世界另一角落超級能幹的唐政委也有同樣想法,並且抱著這種人生態度活過了四十歲,對我而言也是一種鼓舞。

- - - - -

在東京大學的演講中,唐鳳被問到:

✍️中國已經被視為是數位極權國家,我們需要預防科技被濫用的新規則嗎?

令我驚訝的是唐鳳直言是沒有方法可以預防的~😆不過呢,唐鳳是基於「技術都是開放創新」的前設。若政府硬下心制定開發出來的新技術必須保密,像Open AI那樣變成Close AI,就可以防止技術被竊,但這肯定不是熱愛開放資源的唐鳳樂見的,而且無法防止敵人自己開發同樣的技術。

所以,我的觀點是,只要確保整個科技界了解到科技的確有被濫用,並且認知到,雖然我們無法預防我們的工作成果被濫用,但我們可以選擇在不濫用科技的團隊中工作。

如果科技專家能謹守這些規範和界線,並拒絕在跨越界線的創新團隊中工作。那麼我們就可以致力於研發新的技術,幫助被壓迫的人們,度過他們現在身處數位獨裁主義所面臨的困境。

唐鳳的話很溫柔正面。讓我直白(殘酷?)一點說:要實踐你心目中的正義,首先你必須能以技術輾壓別人。😈

- - - - -

最後,摘錄兩處讓我笑翻的🤣

我上班用的是Galaxy Note手機,結果發現自己會一直滑下去,手機好像成了我的一部分,變成是手機在滑我,而不是我在滑手機,後來我改用觸控筆接觸螢幕,才解決這個問題。

我在這裡先說一下:我不是中本聰(笑)。🤣

Wiki那堆「真實身份猜測」事件也笑死🤣

(BitCoin那論文其實只有英文名:Satoshi Nakamoto,根本不知道是「中本聡」還是「中本智」)

- - - - -

本書副標題中的「AI世代的知行祕訣與心理準備」——讀畢全書,我想祕訣不過是:繼續做一個有感知、有美感、有批判思考、活生生的人類。只要人類保有其獨特性,AI就不可能取締人類。

共勉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