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謝小i推薦,這是我在2022年讀過的小說裡最精彩的一本!

故事始於1922年,因為一首含政治意味的短詩,伯爵雖因出身貴族而幸免一死,但被判終身軟禁於大都會飯店。我認為故事有兩條主線:(1)終生被囚的伯爵,如何從狹小的廢墟中尋找活下去的意義,以及(2)他在飯店遇到的自由人,在社會意識形態轉變和冷戰的影響下,命途和思考模式如何改變。

看似嚴肅的題材,作者卻能夠以風趣幽默的語調娓娓道來(醜陋的政治事件以輕鬆喜劇形式呈現),而且故事裡的角色都充滿魅力,吸引我追看他們的命途如何發展。

以下是一些零碎的感想(點列):

  1. 閱讀的過程中,我思考得最多遍的問題是:我有沒有好好過我的每一天?

  2. 我特別喜歡伯爵與安娜(Anna)之間的愛情——他們的邂逅充滿意想不到的轉折(笑),後來成為了彼此的知音,適時互相陪伴,但從不依賴對方。(他們之間的互動非常有喜感XD)

安娜作為演員,曾大紅大紫,亦不只一次因時局失勢。我挺喜歡書中一段,寫她和伯爵因處境相類而能夠相互理解:

和共濟會一樣,「失敗者聯盟」是關係非常緊密的組織,成員外表上並沒有任何標誌,但是彼此一眼就看得出來。因為突然從雲端墜落,同盟的盟友有著相同的觀點。他們深知美、影響力、名聲和特權,都只是暫時借來,而不是永久擁有的,所以他們並不容易為這些東西所折服。他們不輕易羨慕他人,也不輕易發怒。他們當然也不會忙著翻查報紙,找自己的名字。他們繼續生活在同儕之間,對別人的奉承諂媚謹慎以對,對別人的野心悲憫以對,而他人所展現的優越感,只會讓他們在心中暗暗微笑。

  1. 在伯爵的年代,只有貴族才能享有豐富的資源,培養出見多識廣、從容自若、大方得體的紳士。即使伯爵終身被囚,人人仍樂於與之交往,不是因為向他靠攏會有任何利益,而是因為那本身就是一件樂事。自然而然「貧者愈貧、富者愈富」。

互聯網普及的現代,每個人都能存取豐富的學習資源,生於小康之家的現代人也有途徑像伯爵一般精通各種語言,全球化也讓城巿人輕易就能品嚐各國林林總總的美食。要成為一個有品位的人,似乎沒古時那麼難了。但是,中產和上流社會之間的階級差異有沒有消弭呢?

也許,這只意味著基層和中產之間的鴻溝更大了。現實裡不是沒有出身基層而能夠攀上上流社會的例子(例如前總統夫人Michelle Obama),但那是幾近不可能的奇蹟。

  1. (承上)因此,我相信,故事中無論伯爵的摯友米哈伊爾(Mishka)在哪個時間點與他對調位置,都不會有好結果的…

故事中段,當米哈伊爾受大學舊識邀請編纂安東.契訶夫(Anton Chekhov)書信集,但因政治理由被逼要刪去原文幾段、怒不可遏時,他對伯爵說了這番話:

「多年之前,你被判終生拘禁在大都會飯店的時候,」他說,「誰能想得到,你竟然會成為全俄羅斯最幸運的人。」

(這是書介中出現過的句子)

讀到中段還沒能完全理解此話的深意,只覺得伯爵這個有學識又有品味的人,被安置在各地賢達頻繁出入的大都會飯店,正好讓他善用所長。還是到了後段才知道這是如此可怕的伏筆(不能劇透哎)…–揭開伯爵被囚的真相時,我不禁「呀呀呀呀呀呀——」驚叫出聲。–

  1. 小說另一個反反覆覆提到的主題,是伯爵的祖父提醒他的:「厄運會以很多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,一個人倘若無法掌控自己的處境,就會被該處境掌控。」(…adversity presents itself in many forms; and that if a man does not master his circumstances then he is bound to be mastered by them.)

這裡說的「掌控」(master),並非直接客觀改變外在環境的能力,更多時候是陷入困境又無法脫身時,該如何自處。小說裡的人物全都無法改變大環境,但仍勇往直前,在第2點提到「失敗者聯盟」如何看待自己失勢的事實,就是一個例子。到小說最後的部分,當伯爵要送別他的養女蘇菲亞(Sofia)時,作為父親,濃縮到最精簡的兩個忠告是:

(一) 你如果不掌控情勢,就會被情勢所掌控;

(二) 蒙田的箴言,判斷一個人是否有智慧,最簡單的標準就是快樂。(…the second was Montaigne’s maxim that the surest sign of wisdom is constant cheerfulness.)

一個有智慧的人,懂得讓自己快樂;又或是借梁啟超一句「苦樂全在主觀的心,不在客觀的事」。

(不過說真的,我今天就不太開心😂聽見蒙田那個箴言就覺得,我已經不開心了,你還落井下石說我沒智慧😂)


1922年,紅色政權席捲蘇聯。
一位帝俄時期的青年貴族, 被迫在莫斯科一家豪華飯店度過餘生。
他以紳士風度對抗遭囚禁的命運,用品味緬懷過往的美好,
在劇變的時代,成為最不自由也最幸運的人。


書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