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此訂閱電子報,每週更新將會送至你的郵箱。

觀摩朋友寫作的反思(2025W7)

分章的用意是轉換場景或視角,而每個場景要交代的細節,早就存在於腦海中。我必須把想到的一切以最精簡的方式全都寫出來。我認為能達到這目標的話,就沒有必要控制字數,結果就是有些章節長度失控…

過去一個星期,又一大堆壞消息——除了有在政府機關工作和在FAANG工作的好友被解僱外,我公司發生了一場政治風暴,同時部門裡又有人趁火打劫,我不幸受害。雖不至於丟失工作,但可見接下來的日子將如履薄冰… 這種時候理應離開,奈何企業和政府機關接二連三的裁員潮,讓就業前景更為惡劣。我也不知此時硬碰是否明智之舉。
[Read More]

我重遇多年前欺凌我的人(2025W6)

無論傷疤從何而來,人活下去都必須與傷疤共存。擁有傷疤並不是羞恥之事,即使當時的傷害是能夠避免的 — — 上次沒躲過,下次小心避免就好 — — 在得到別人的理解之前,我還得先接納擁有傷疤的自己。

上星期的某一天,我重遇多年前欺凌我的人。(幸好)那是一個專業視訊會議,而我當天不需要開camera發言。當那個人(下稱PK)露臉發言時,我沒想到我緊張得幾乎要馬上關掉視窗。
[Read More]

持續進行的練習(2025W5)

其實過了25歲之後,就開始感悟到人生下半場就是不斷的斷捨離練習。

回顧過去一個星期發生的事,其中在腦裡揮之不去的是,一些朋友把(並不是很多的)錢看得比時間重要,而他們浪費自己的時間不單止,還利用人情浪費了我寶貴的時間。事實上若我早知道他們會把我扯下水,我就乾脆付錢用不耗費任何人力的方式解決了那事。
[Read More]

到魁北克和日本旅遊的感悟:要花心思準備每一頓飯(2025W4)

承諾自己每一頓飯都不得敷衍了事之後,因為知道做出來的飯餸會是美味的,用餐成了我每天最期待的事情之一,而我對外出用餐的心理需求也減少了。

前文提到,去年我到加拿大魁北克省和日本旅遊各兩次。品嘗了兩地風格截然不同的美食之後,我對自己日常飲食的態度有很大轉變。
[Read More]

碎碎念(2025W3)

才剛過年,又聽到西岸科技巨頭要裁員的消息。從事醫學科技研究的朋友認為:美國的科技人員收入如此高,入行卻沒有明確的門檻,過度擴張然後供過於求是遲早的事,至於應對的方法,也許會像醫生那般要制定入行專業資格,以保護業內人士。我的第一反應是:怎麼可能?只要有電腦就能寫程式,不像醫學儀器和藥物,必須有專業資格才能取用。
[Read More]

[碎碎念] 對比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互動

看到噗友分享《 失控的焦慮世代:手機餵養的世代,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》這本有關成長在網絡世界的書中,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互動的對比,其中一點有關進入社群和退出的門檻,讓我心有戚戚焉:
[Read More]
Tags: murmur

【幾句短評】匡靈秀《黃色臉孔》

讀完《巴別塔學院》之後再讀作者的新作《黃色臉孔》 ,感到驚喜!《巴別塔學院》像刺激的奇幻電影,看完爽過之後,問題似都有了定案。《黃色臉孔》則是一部節奏明快、充滿巧思和黑色幽默的恐怖片(!),而結束後要思考的還有很多。
[Read More]
web cou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