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了大概七小時讀畢全書。本書分成三部:第一部講作者在醫學系習醫時的故事,第二部講她在當實習醫師時碰上的人和事,第三部則是關於她在婦產科執業時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病人。

『本書第三部中,無論是未成年懷孕、罹癌、不孕,或是跨性別,不但可以增加許多讀者的婦產科醫學知識,並且多了性別敏感的關照。進到診間裡的女病人,面對的不只是難纏的「婦女病」,也是錯綜複雜的家庭,與充滿不平等的社會制度。』(林宜平:「推薦序:白色巨塔的一千零一夜」)

個人最喜歡的也是第三部。讀後除了增進了婦科相關的重要常識,一些病人的故事也讓我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有所省思。


諮詢倫理的最基本態度,是「不批判、不指導」原則,意思是,醫師要盡其專業所能,提供諮詢個案需要的相關專業資訊,但是要尊重個案最終的決定。提供個案充分資訊之後,醫師都不該以自己的價值觀、宗教立場等主觀角色,對個案提出「你還是生下來吧」、「如果我是你,我就會選擇開刀」這樣指導性的建議;更不能說出「你怎麼可以放棄懷孕」、「你怎麼會不接受這個檢查」這樣的批判性語言。所以不管個案立場跟我們再怎麼不同,我們都必須尊重。如果個案無法做出選擇,我們要評估的是提供的資訊是否不足。

——摘自第三部「猶豫的女人」

在第三部的所有故事裡,林醫師的確有貫徹諮詢倫理的最基本態度——在仔細說明選項風險後,一旦病人決定了採取某個方案,林醫師便竭盡所能支援病人實踐方案。

當中讓我最為感慨的,是「婚約」這故事。故事中的病人雖因先天缺陷而壞了一顆腎臟,但她積極理好自己身體,準備與男友組織家庭:

壞了一顆腎臟,還每天需要自我導尿的女生,卻帶著笑意認真敘述怎麼照顧自己的身體,小心避免著引起併發症,我很佩服她。問了他們兩個還有沒有其他家族病史或藥物疾病史,都沒有。我跟他們解釋,通常超音波可以檢查出比較大範圍的高位脊柱裂,假如只是皮膚上的小破洞,或是發生位置在很低位的,大部分症狀也很輕微,即使超音波診斷不到,出生後也容易利用手術縫合皮膚的裂縫,或者輔佐以膀胱和下肢復健改善功能。多數脊柱裂發生在糖尿病控制不良的孕婦,一般並不常見,有家族史或者曾經懷孕過脊柱裂胎兒的個案,則在懷孕早期補充葉酸,就可以減少百分之七十五的發生率。

光是讀著文字就覺得這個女孩很了不起,林醫師積極幫助病人的態度也讓我確信「When there’s a will, there’s a way.」然而,在這故事中,讓這個女孩受苦的不是疾病本身,卻是男友家人對她的偏見,說她「有病,以後生小孩不好」,結果男友也因此與她分手。

唉,我該說不意外嗎。台灣一直沒有擺脫父權體制的思維,當父母的,永遠用自己的權威在干涉自己的兒女。我常常得在門診提醒病人和他們的父母,「他/她是成年人了,讓他/她自己做決定。」在婚姻市場上更是麻煩,台灣很多父母,好像自己的兒子女兒身價非凡,對他們的結婚對象從不缺意見,尤其男生的母親,對於未來媳婦從外貌、學歷、年齡、習慣,無一不挑剔;如果剛好有一些先天疾病,即使沒有遺傳問題,或者小倆口雙方都認為無礙,不論科學證據怎麼說或醫師提出多少醫學根據來佐證,男方的母親常常極力反對他們的婚姻。偏偏這些明明已經是成年人的男女,到了考慮婚姻的時候,突然比國中時期還要聽話,對於自己和對方應該一起承擔的那些承諾和勇氣,通通都沒了。

擊垮她的有兩件事,一是原來以為的感情和家庭破滅了,二是連帶否認了她整個人。二十幾年來跟自己的疾患共處,咬著牙讓自己跟其他健康的人一樣工作、一樣戀愛、一樣打算成家生育,這下子完全被否定了。

她不是被一段失敗的愛情擊垮。她被自私的人無視於她對自己身體的不便所做的努力與奮戰擊垮,她被所愛的男人竟然沒有擔當的失望擊垮,她被先天的疾病竟然成為被背棄的理由而擊垮。

在後面「面對」這個故事裡,罹癌的年輕婦人被丈夫的母親唾棄,也是類似的傷害。

大家習慣把罹癌歸咎於「自己哪裡不好」、「做錯了什麼」,但這麼做只是讓罹病者自責,加深痛苦。其實每種癌症的發生原因不同,包括數個抑癌基因和數個致癌基因的突變或異常,再加上各種不同來源誘發,也包括身體免疫機轉的情況等等。如果把一個正常細胞走向癌症細胞的各種原因機轉畫成一張圖,那張圖上大概會有數十條單向或雙向線條,加上數十個基因參與,更一定會有一個部分寫著「未知」。

很多時候,疾病沒有讓人死亡,是人心殺死了人。

這些故事都教人唏噓,但同時也提醒大家:你的身體、你的人生都是你自己的。

我常常提醒門診的大大小小女人,你們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,要自己決定人生中事物或價值的重要順序,也要勇敢追求、勇敢承擔。那些「男朋友說」、「爸爸媽媽說」、「老公說」、「同事說」、「隔壁雜貨店阿姨說」,都只是參考,而不該是左右自己人生的理由。

身為女性的妳,無論有沒有生育的意願,都有可能罹患婦科病症,所以這書的內容與你息息相關,而且閱讀他人的故事,雖然不會讓自己免於不幸,但對調整人生態度及期望很有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