沒想到隔了一個月才有時間再寫【自省錄】。這個月發生的事太多,新聞已經幾乎沒看,因為光是接收各方親友發來的訊息,已經花光了精力…
周圍一片風聲鶴唳。亳無疑問,當下身處美國的我們,已經陷入暴政的統治——侵總統無視民意,向各國強推高昂關稅,加重民眾生活負擔,對社會百害而無一利;同時,批評總統或表達不同政見會害怕被報復、被剋扣撥款(繼哥倫比亞大學之後,哈佛和普林斯頓大學亦遭殃),持簽證者更怕被ICE拘留甚或驅逐出境(即使他們不是永久居民,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,很多居民/公民不久之前也是持簽證者)。
上面寥寥幾筆寫的,不過是侵總統數百項暴行中的一兩件。前陣子他還在白宮網站聲稱「自侵總統上任後,每日都贏!🤡」(“Wins Come All Day Under President Donald J. Trump” - Article from White House on 2025/2/14)… 記得個多月前看到這篇官方文章時,我立即想到的是蘇共顛倒黑白的洗腦式政治宣傳,納罕美國的境況還不至於差到要用這招來麻醉民眾腦袋吧?今天回看,的確低處未算低,一個月前的我那般想也太天真。
事實上,侵總統根本沒當過美國民眾是人。就他看來,當總統不過是像在玩電動遊戲,而我們則是他遊戲中的NPC(non-player character, i.e.不是真人),死活全都無關重要,遑論反對意見。比起要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,侵總統更像是發現各種損人利己(有時甚至不利己)的惡行都沒有後果,想試試可以離譜到什麼地步。這樣(無恥)的人,是不能用一國之君的期許去推測他下一步的。
時至今天,貿易戰的影響仍未反映在物價上,即時影響是股巿暴跌(別提了🤦)。顯然零售商有在之前囤貨,再過一陣子物價才會飆升。
昨晚,和家人到鍾愛的French Canadian餐廳吃晚飯時,餐廳坐滿了大快朵頤的食客(平時沒那麼多人),熱鬧非常,感覺更像是盡興享受暴風雨來臨前僅餘的時光——這家餐廳提供不少加拿大出產的茶和酒類,都是在美國一般超巿找不到的,相信不久之後餐單上的這些飲料會價格暴漲,希望他們還能做得住。
平日購買的食材,都是美國本土出產的肉類和蔬菜(除了墨西哥進口的牛油果、以及希臘或意大利進口的橄欖和橄欖油),但貿易戰也會增加本地農業的生產成本,不久將來便會反映在物價上。
我們沒有試圖囤貨,但受貿易戰消息影響,個多月前我立下心買了一對居家鍛鍊用的可調節重量的啞鈴(之前一直在等折扣優惠,但它原產地是中國,可預見將來只會加價),也找視光師檢查了視力,並配了一副外型老套但耐用的眼鏡。比起有幾個小孩要養的基層家庭,我算是沒什麼負擔的。時局變幻莫測(每況愈下、經濟肅條倒是能預見的。希望不會爆發世界大戰),遠慮亦無甚作用,只能見招拆招。
上面寫的看似消極,實則也是自省之後的結果——幾星期前因為各種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意志消沉,結果浪費了不少時間徒然悲傷。既然認清外在因素全然不可控,就該集中精神把可控的事情做好。抱著這樣的決心,我終於把(工餘時間寫的)其中一篇論文修訂好,期刊編輯也對我們的修訂感到滿意,同意發表我們的論文。🥳
雖然侵政權連月來不斷打壓科研人員和削減經費,發表論文對世界也不會有什麼影響(亦無助於合作者申請研究經費,因為題目是侵總統不喜歡的研究範疇之一🤷),但要是我連自己的成果都放棄,也就不能怪別人不重視。該做的事還是要繼續做。
讀完李旺台的《播磨丸》後,對日治台灣文學產生興趣,所以開始了讀鍾肇政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說《濁流》,沒想到讀了頭五章,竟感覺像碎碎念,難以專注閱讀(也許描述真實生活的作品難以避免)。也許日後心情轉變了會有興趣回到這書上,所以現在我不會勉強自己把書看完。我放下了《濁流》,去讀不久之前離開了美國的朋友贈送的實體書、百田尚樹著的《永遠的0》——是關於二戰中日本的空軍、以及後來神風特攻的故事。
讀了幾本有關戰爭的書籍,便發現無論戰爭的背景為何,有些關於人性的討論還是共通的。讀畢《永遠的0》後會撰文討論。